欢迎你来到
当前位置:首页 > 运营文库 > 正文

如何管理生产部(如何管理生产部门工作)

2024-03-23 11216 0 评论 运营文库


  

本文目录

  

  1. 如何管理生产管理部
  2. 如何管理好生产部
  3. 如何管理好生产部门

一、如何管理生产管理部

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,负责产品的制造、品质的保证及改善、制造成本的控制与降低、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设备管理等工作。具体职责如下:

  

1、根据销售计划,科学地编制、调整生产计划,满足销售的需要,保证市场供给。

  

2、加强与部下的沟通、交流,力所能及地解除部下的后顾之忧,激励部下努力向上;悉心听取员工合理化建议,并应积极采纳。

  

3、组织生产部员工学习领会集团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,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在生产部得以正确、顺利地贯彻执行。

  

4、深入现场指导工作,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、思想素质、岗位技能、安全生产、质量控制的培训。定期对员工进行技能考核,培养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,提高操作技能,提高劳动生产率。

  

5、建立健全设备维修保养制度,鼓励并组织机电工对生产工艺及设备进行科学、合理的改进;督促机电人员确保公司全部设备正常运行,保持公司水、电、汽路畅通。提高生产效率。

  

6、准确测算生产耗用和生产成本,向先进公司看齐,抓好节能降耗,严格控制生产成本。

  

7、鼓励节约,杜绝跑、冒、滴、漏,制定消耗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,层层分解落实。

  

8、加强本部所属收发货及其它保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,严把成品、原料、包装物等的进出库关,维护集团和公司的利益。

  

9、努力将集团规范化工作细则和其它管理要求落到实处,不断深化、提高,并将改进建议及时报告总部。

  

10、积极在本部门培养、选拔后备班干部,并定期将其业务能力、工作表现考核材料报总部主管部门。

  

11、关注报表数据,及时发现、解决问题;审核由生产部填报的各种报表并签字,确保其准确、及时地报出。

  

12、加强员工管理,根据工作表现做出公平、公正的奖惩决定或建议。有权调整、任免本部门班组长的工作、职务;有权向总经理建议调动或任免车间主任的工作、职务;有权向总经理建议本部门人员的辞退、晋升;有权对本部门的开支费用进行初审;有权对本部门员工处以五十元以内的罚款或三天以内的停工处罚,并对本部门产生的各类罚款情况详细记录,备案待查(罚款一律交财务部)。

  

13、加强与其它部门的协调关系,协助总经理搞好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。

  

14、向公司领导提出工作改进建议。

  

二、如何管理好生产部

1、生产部主管是安排车间生产的主要领导,如果自己技术不过硬,那是没有办法去安排生产的,在生产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样那样的问题,都需要车间主任去解决。有了技术才知道哪一环节比较重要,哪一环节比较慢。在原有的基础上考虑如何去改进产品或生产流程。所以,技术是第一位的。

  

2、生产的流程安排需要有一定的经验,没有组织能力车间就会象一盘散沙。有的人忙不完,而有的人却没事情做;该生产的出不来,不是很急的却生产好了!很多企业车间加班都是与车间主任的工作安排不当有关。除了特殊情况。车间的日常状态直接反应了管理者的能力。所以,车间主任必须是懂得生产流程,能够组织好车间的人员,安排好生产秩序。

  

3、在管理员工上不能够和员工相处的很好就是管理者的失败。要知道,没有员工,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。而如何同员工相处,如何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,是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内容。和员工相处好了只是一部分,还要和老板或厂长做好沟通。只有和上级沟通好了才知道哪些要先做,哪些可以缓做,才可以让上级及时掌握车间的生产情况,以便于安排下一步的生产计划。如果是独断专行,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,到最后工作做的一滩糊涂。有了良好的沟通,车间主任才好做,才不会感觉到自己很孤立。在企业中没有孤立的人或事,只有体现团队的精神才能够使生产顺利进行,企业才会壮大。

  

4、生产有计划,这是车间工作的前提。计划不到,或者不科学,就会出纰漏。所以,必须认真调度好各工序的人员,设定机械动力配置,挖掘能量,减少浪费。

  

5、车间工作,应以计划目标为主,根据公司及厂部下达给车间的计划、目标、生产任务,层层分解,落实到人。通过指标分解将班组当月的生产任务,质量要求、工艺标准以及员工的操作规程、纪律要求、定额标准逐一列出,并在班前会上动员部署、班中跟踪检查、班后总结考核。从而让班组上下人人做到心中有数、胸有成竹,知道做什么,怎么做,工作有奔头,有目标。

  

三、如何管理好生产部门

设立工厂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赚钱,而且是尽可能地赚取最大的利润。

  

赚钱的唯一途径就是客户愿意购买我们的产品,使工厂能够赚取到把原材料加工成完成品之间的差价,因此客户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唯一要素,这也是为什么ISO9000把关注客户列为系统的出发点的原因所在。

  

一切问题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量,公司的每一个人在做每一件事时都把满足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,客户至上,对客户无小事,使客户在一切地方都满意的观念应更加强培训,深植在每个管理员的心中。客户对工厂的不满不能及时消除,最终造成客户的流失,对公司来说是最为致命的。

  

现在音响产品市场竞争激烈,客户有众多的选择余地,我们如何挤掉竞争对手,使新客户选用我们的产品,我们如何保持老客户的忠诚度,不被竞争对手挖走。从客户的角度出发,有以下几个决定因素:

  

1.1.我们推出的品种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?公司总部负责

  

1.2.我们产品的功能设计是否跟上或超越现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?工程部负责

  

1.3.我们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否新颖别致,迎合最终用户的胃口?工程部负责

  

1.4.我们新产品推出频率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?工程部负责

  

1.5.产品的品质可靠,稳定品保部负责

  

1.7.产品的价格是否低廉,既公司的成本能否有效控制管理层负责

  

1.8.售后服务是否良好市场部负责

  

客户对我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满意,有以下几种信息反馈:

  

2.1.客户的建议:处理途径:客户销售部市场部工程课

  

2.2.客户的投诉:处理途径:客户销售部市场部品保课

  

2.3.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:处理途径:市场部发出回收分析提供给管理层和责任部门

  

客户信息是公司最重要的决策和行动依据,因此,任何信息都不可搁置高阁,不做处理,必须循以上途径流动,由市场部集中后统一登录在案,分发给指定部门负责处理,指定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研讨对策,并督察对策实施的有效性,报厂长批准结案后,书面资料抄送市场部,由市场部回复客户。由此,公司和客户能形成良性互动,共同发展,最终形成双赢的局面,从而保证到原有的客户永不流失,而且新客户会慕名而来。

  

公司希望通过销售产品赚到客户的钱,和希望赚到更多的钱,只有两种途径达到此目的,即开源和节流:

如何管理生产部(如何管理生产部门工作)

  

公司销售部的职责就是通过品牌建设,不断扩大销售网络,寻找新的客户,增加市场对我们产品的需求量,通过销售数量的增加达到利润的增加。

  

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工厂制造出的产品能否满足客户的以上需求。因此,工厂在开源上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工厂和销售部门保持良好的互动,是必需的也是必须的。

  

即降低产品成本。现在我们所处的音响市场层面已很难有功能上的突破,从而享有垄断特有功能带来的高额利润。各竞争对手在市场上所拼的除了产品品质的保证外,更多的是比较谁的价格更低廉。

  

既要保持品质的稳定,又要降低产品的成本,这就是工厂的主要职责。这也就是我们过去提出“用最少的成本做出最好的产品”的工厂管理宗旨的意义所在。

  

工厂要完成自己的职责,必须时刻牢记“以品质求生存,以信誉求发展”,而生存和发展只有通过科学和严格的管理才能做到,也就是“向管理要效益”。

  

现代工厂管理的最常用的模式就是“目标管理”和“绩效考核”,即列出工厂运作中最关键的控制要素,设立控制目标,划分责任归属,并在月底通过数据分析考核达标情况,从而评价整个工厂以及各部门的表现。

  

工厂管理的两大目标:品质管理和成本管理

  

品质管理存在于工作的每一时间,每一地点

  

品质管理分为产品品质管理和工作品质管理

  

影响产品品质的有“人,机,料,法,环”五大因素,其中“人”的因素是最重要的。

  

1.1.对“人”管理的控制点为:(“人”为所有的雇员,非单指作业员)

  

1.1.1.“人”过去的受教育程度,工作经验和受培训状况

  

1.1.2.“人”加入工厂后的岗前培训,职业技能培训,提升培训是否全面且合格

  

1.1.3.“人”的岗位职责是否明确

  

1.1.4.“人”的工作是否有明确的工作指引

  

1.1.5.“人”在工作时是否有其他人在监管和评估其工作表现

  

1.1.6.公司的厂规厂纪规定的是否合理

  

1.1.8.有无建立有效的奖惩措施和激励政策

  

1.1.9.公司的企业文化有无建立并得到所有“人”的认同

  

1.1.10.“以人为本”有无真正的实施措施

  

1.2.对“机”的控制点为:(“机”既可是机器,设备,也包括作业工具和治具,夹具)

  

1.2.1.“机”的供应商是否为合格并得到批准的供应商

  

1.2.2.“机”采购回厂后有无验收

  

1.2.3.有无建立编号登记和管理履历表

  

1.2.4.有无日常点检,保养和调较制度和记录表单并安排他人稽查执行状况

  

1.2.5.对“机”的操作有无制订《作业指导书》或工作指引

  

1.2.6.操作“机”的人员有无特别指定,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,持证上岗

  

1.2.7.对“机”造成的品质问题有无表单记录和采取行动

  

1.3.对“料”的控制点为:(“料”既指列入BOM的主料,也指各种生产辅料)

  

1.3.1.“料”的供应商的挑选是否是经过几家比较得出的最佳选择

  

1.3.2.新的料件有无经过工程的试装检验

  

1.3.3.新的料件有无通过品保课的寿命,高低温,破坏性实验

  

1.3.4.安规部品有无制定控制程序

  

1.3.5.新供应商得到认可前,有无我厂的工程和品保人员去现场稽核其品控能力

  

1.3.6.首批料件IQC有无加严检验,品保,PE和生产有无专人追踪试做状况,集体讨论后得出结论

  

1.3.7.是否所有的料件供应商都是经过以上程序考核的合格供应商,并有《合格供应商登记表》来控制。

  

1.3.8. IQC的日常抽检有无周报,月报提交采购,推动供应商改善或淘汰不合格供应商

  

1.3.9.料件特采有无控制程序,各部参与召开MRB会议,特采料件有无特别的监控手段防止隐性不良流到用户手中。

  

1.3.10.料件在入库,储存,搬运,制造过程中有无制订管理程序加以防护

  

1.3.11.料件异常引发的品质问题能否及时发现,并采取有效措施,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.

  

1.4.1.是否所有的作业方法都有工程发出的《作业指导书》

  

1.4.2.作业员有无掌握《作业指导书》的内容并考核合格

  

1.4.3.有无他人对作业员的操作是否合乎规范进行稽核

  

1.4.4.工程课有无不断优化作业方法并加以文件化

  

1.4.5.新的作业方法有无对作业员进行再次培训

  

1.5.1.工作环境的静电防护有无控制程序并切实执行

  

1.5.2.工作现场的尘埃,碎片等污染物有无控制程序并切实执行

  

1.5.3.工作现场的温度,湿度,噪音有无控制程序并切实执行

  

1.5.4.有无应急措施防止突然断水,断电,断汽带来的对品质的危害

  

工作品质指每个雇员都能完美地完成自己的职责。其控制点为:

  

2.1.工厂的管理架构是否齐全,部门设置是否合理。

  

2.4.部门内的各层工作人员的职责是否清晰

  

2.5.部门的运作程序有无明确规定

  

2.6.各部门的交叉有无程序规定如何衔接

  

2.7.各部门的管理指标是否明确,并且每月在管理层进行研讨

  

2.8.持续改善和PDCA的循环有无坚持,工作失误是否在不断减少

  

人人有职责,事事有程序,管理有目标,不良有矫正,体系有监督

  

也就是我们过去提出的:“管理制度化,运作程序化,作业标准化”

  

品质管理重在预防,重在规范,所以前期投入较大,成本会相应地提高。但品质是工厂求得生存的唯一保障,所以为达品质的稳定,一些投入是必须的。成本的控制应从成本的整体去进行分析,找出控制要点,纳入目标管理。

  

产品的成本管理可细分为物料成本管理,制造成本管理,品质成本管理和管理成本管理.

  

1.降低物料的采购,储存,消耗成本

  

物料成本占全部成本的60%以上,是工厂控制的重点,.

  

1.1.1.在品质保持不变的前提下,要求现有供应商降价,通常公司对采购部的要求是年降价目标5%,并加以考核

  

1.1.2.始终寻找质优价廉的新供应商,经过工程,品保的稽核及小批量试验后,列入<合格供应商名册>,并每月分配给一定的采购额,一者分散风险,二者对原供应商施加压力.

  

1.1.3.始终寻找更靠近工厂的供应商,以缩短采购周期

  

1.1.4.在制订采购合同时,要特别注意: a.尽量用月结方式结算订单合同, b.对来料检验不合格及补换料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定, c.对到料不按时,来料批退,补换料不及时的供应商应有明确的经济处罚

  

1.2.降低物料储存成本的原则是JIT,即及时原则,其控制点为:

  

1.2.1.对全厂的每月库存总量由财务部进行核算及评估

  

1.2.2.对货仓执行安全库存和最高库存管制

  

1.2.3.对货仓执行每月呆滞料和报废料占库存比例的控制

  

1.2.4.对PMC执行订单完成周期控制及库存周转率控制

  

1.2.5.对生产课执行降低存拉数WIP的控制和待修理数量的控制

  

1.3.降低损耗成本的关键在于提高进料品质和加强制程管控,其控制点为:

  

1.3.1.对每种物料的损耗应有最高限额的管控

  

1.3.2.对每一工单的损耗应在工单完成后的规定时间内核算

  

1.3.4.对生产辅料的消耗量应有明确的工程预算,并在每月总结中评估生产课的节约状况

  

制造成本管理即工时损耗管理,其控制点为:

  

2.1.1.工程测量并制订标准工时,供财务作为核算基准

  

2.1.2.工程编制作业流程时,拉平衡率最少要达到85%以上,并不断予以提升

  

2.1.3.生产课应控制直接劳动力和间接劳动力的比例,减少搬运,物料处理,助拉,统计文员,修理等人力浪费.

  

2.1.4.加强人员培训和制程监管,防止人为失误,提高生产直通率,降低维修工时

  

2.1.7.提高PMC的计划和物控能力,注重各工段的衔接,减少待料时间

  

品质成本虽然在财务报表上没有单列出来,实际上在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,管理者往往重视物料成本和制造成本,忽略品质成本,结果对前两者的节省带来品质成本的大幅提升,不但冲销了节约的本意,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得不偿失.

  

3.1.控制来料不合格比例和特采比例,减少挑选和加工的工时损耗.

  

3.2.提高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,减少维修成本。

  

3.3.压缩QA批退率,减少生产部的返工成本。

  

3.4.降低QA抽检不合格率,降低销退比例。QA抽检不合格率是工厂最重要的控制指标,基本上等於客户的返修率.

  

管理成本包括人力管理成本,指对车间人员外的其它管理和辅助人员比例进行管理;行政办公成本指辅助生产和管理的日常耗用控制.其控制点为:

  

4.1.对各部门的管理架构进行审批和精简

  

4.2.对岗位的设置需进行科学的评估,实行定责,定职,定人的三定原则

  

4.3.公司对办公人员和生产人员的比例应有控制.

  

4.4.办公用的日常耗材应进行每月统计和评估

  

4.6.会议应管理,以达高效率,同时避免在加班时间开会.

  

5.品质管理和成本管理既矛盾,又交融,在两者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点,即实行”中庸”之道,靠的是管理员管理技巧的日益磨练和经验的积累.当两者严重冲突,非得放弃一方时,请记住工厂的本质,一切以品质为先.短期的成本增加在将来还可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弥补回来,但品质不良损害的绝不仅仅是几台机的问题,他带来的是客户对我们信誉的丧失,客户会离我们而去,这将危害工厂的生存的基石.所以,在现阶段,工厂面临千头万绪的困难时,请各位首先把握住最后一道关卡:把不良品和有不良隐患的产品控制在厂内,不要让不良流到客户手上.这是工厂管理成功与否的最低标准.。


复制成功